查看原文
其他

瑞安破题城市微更新:小鸿寿坊的大时代

CRR 商业地产志
2024-09-07




去年,我在三联书店买到一本书——《新天地·非常道》,直到最近才把它读完。


这本厚达22万多字的记录,讲述了瑞安集团改造上海新天地的全过程:在漫长的20多年时间里,瑞安用「新天地」这个作品,为老上海找到了一条「回家的路」。


2023年春天,在上海城市更新领域深耕多年的这家港企,再次大手笔推出广受赞誉的蟠龙天地;不久前,1.5万方的普陀区「鸿寿坊」再次激起波澜——



大概有很多朋友跟我一样钻进了信息茧房,有限且固化的认知体系里,实在想不到1.5万方的社区商业体能折腾出多大的动静。


9月28日开业现场,我在这个像是mini版新天地的小尺度社区商业里逛了足足半天,感触良多。


联想到这本书里讲到瑞安集团对「城市更新」的理解,无论是操盘大尺度的天地系项目,还是打磨鸿寿坊这样的小体量商业,20多年来TA的初心其实一直没变:寻找那条城市回家的路。




牢记长寿路商圈原本的模样

石库门里长出精致的烟火气


地处上海普陀区北部、始建于1933年的鸿寿坊内,大多是典型的砖木结构二层石库门建筑,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。

所以,提起「鸿寿坊」,周边的居民自然熟悉,他们也习惯称这里为「大自鸣钟菜场」



20世纪初,大自鸣钟周边居民聚居,商业集中,构成了交通便利的热闹市集。长寿路在此时诞生,以绿、商、住取胜,成为西北部地区「上海商住第一街」


在延续了多年的繁荣后,鸿寿坊片区在2016进入动迁时期,700户老居民完成了乔迁之喜。

2019年,上海瑞安地产拍下了该地块,经历四年的开发、打磨,才于近期开业,依然沿用了这一名字——鸿寿坊。

更新后的「鸿寿坊」总体建筑面积为8.8万平,其中,商业部分只有1.5万方,是迄今为止瑞安操刀的「最小商业体」


但在现场,它给我的感觉没有局促或空洞,而是定位与呈现非常合理。尤其是「理想的附近」这句产品定位语,确实能够让人沉浸其中、意犹未尽。


营造出这样感觉,其实难度很大。


一方面,涉及历史建筑的城市更新无异于老树开花,原则上既要采用「原址保护、整体复建、构件再利用」的更新方式,又要融入新时代生活的特征。

但鸿寿坊体量小、施展空间有限,商业氛围不易形成。如何做到既有历史文化的触感,又有相对充足的商业内容?

另一方面,鸿寿坊周围并不是商业洼地,不仅有街铺餐饮发达的长寿路板块,小型商业体也颇多。

附近的亚新生活广场、巴黎春天、189弄购物中心、旭辉广场等,形态虽然各不相同,但多数是餐饮为主、定位相似的社区商业。

同时,周边新老居民混合,消费能力差别较大,到底该如何做定位和产品的差异,又如何锁定精准消费者的画像?


解决这些难题的过程当然无法一一详述,但最终呈现出来的鸿寿坊,并没有单纯追求定位的差异化而追随当下流行的年轻力、潮流及艺术等方向,也没有刻意避开餐饮业态而重仓零售或其他业态。

反而是将定位瞄准「家门口的烟火气」,围绕所在的长寿路商圈的「长板」——「民以食为天」这件事,为成熟老社区板块带来与魔都核心商圈无出二致的「精致烟火气」。


这样的定位逻辑,不仅最大限度消弭了项目与周边城市内容的违和感,而且为在地社区带来了活跃在城市一线商业领域里的诸多热门F&B品牌,打造出「生于斯、长于斯、高于斯」的新氛围与调性。

可以从2个要点来分析这个逻辑。

第一,从建筑上来看。

鸿寿坊不是历史建筑的简单复原,而是先增强「熟悉感」和「功能性」,再利用新技术完成低能环保、人宠友好等「增值服务」。


例如,项目还原了鸿寿坊原址典型的鱼骨状肌理石库门里弄结构,修复装饰主义建筑风貌,增加人本友好散步回廊,大面积旧砖循环利用。



而在功能性方面,整体为商业街区+开放式中庭的格局,但二楼连廊联通了商业街区与办公区,办公人群下楼消费非常便利,与商业客群之间也有了流动。



室内的空间则采用环保低能耗通风天窗等建筑更新的手段,里弄空间开合有致。


第二,从内容上来看。

鸿寿坊不是餐饮品牌的简单罗列,而是将60个商户进行了「日常&社交」的混搭组合,以前沿的审美与赏味能力,构建出全日的、丰俭由人的新石库门美食街区。

「日常」便是鸿寿坊唯一的主力店——5000㎡的「鸿寿坊食集」,也就是瑞安新天地创新美食文化品牌——FOODIE SOCIAL


而「社交」则是指剩下的所有商户,他们以点阵化的分布方式,将不同时段、不同年龄的消费者「杂糅」在一起,乍一看很新鲜、可逛性很高,仔细走一圈会发现其中蕴含着细微的落位逻辑。

接着往下看。



FOODIE SOCIAL 首个双层独栋空间

3.0 版本描摹上海市井气质


和新天地南里的1.0版(体验型美食空间),瑞虹太阳宫的2.0版(户外感美食空中村落)相比,这个3.0版简直是我的「梦中菜场」


「FOODIE SOCIAL 3.0」(鸿寿坊食集)背后的规划逻辑,我试着分析一二。


首先是响应上海的「15分钟社区生活圈」,社区菜场是便民惠民的重要窗口。同时,菜场最能演绎「本土特色」,是上海市井气质最鲜活的表达。

但传统菜市场发展最大的困难是客群和功能都过于单一——多数是年龄层偏大的邻里居民,在菜场只完成了「买菜」这一件事。

而要在鸿寿坊里圈一个新菜场出来,就必须要想方设法打破传统限制,让年龄跨度更大、身份角色更多元的消费者,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想要的内容。


事实上,此次亮相的鸿寿坊食集,「面子」和「里子」都拿捏得很到位——


先看面子。

1)瑞安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运用。鸿寿坊食集的空间主体是由从老房子回收的红色陶土砖建造,FOODIE的建筑肌理立刻有了历史感。整个大厂房式的空间,有12米挑高屋顶,顶上是可开启的天窗,配置了环保节能的大吊扇。除了节省能耗,视觉上也更加通透,保证了一定的自然采光和通风。人在这样的阳光和风中可以更舒适、瓜果蔬菜也会因此保鲜时间更长。



2)历史建筑形制的切片,创造宜人体验。二楼中庭设置了景观阳台,其他餐厅门口也有异形的、带观景的餐食区域。还设计了香港已沿用上百年的弧形窗台形制,特别有里弄生活中的街坊互动感。


3)内部动线弱化,布置紧凑。在动线上有意弱化室内布局里中央区域与铺位之间的边界,让各个摊位之间没有明显的分区,互相映衬,使得联系更紧密。由于引入的是精心筛选的商户,售卖区没有传统菜市场的脏乱和异味,按照商场的点位及美陈在布置现场,元素丰富,充实感满满。



再看里子。


1)「拎包入驻」的个体经营者们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

空间上的精致烟火气,离不开深度连接这些经营的小商户。

区别于普通市集与传统菜场,30多个品牌中有18家个体经营品牌。项目整体为小微企业与个体经营者提供「拎包入驻型」空间设计,有效降低了个体经营者的投入成本。鸿寿坊食集还创新孵化了农产D2C模式,打造社区里的大地餐桌。



同时,它们与连锁生鲜品牌荟森生鲜合作,早上6点开始供应早餐与平价菜。包括益点田生态农场时令风物体验店,计划于11月落地与非盈利性组织YSCC云南咖啡公社合作,扶持云南孟连农户的农产活动。


2)「精致感」并不意味着「贵」。

菜市场有最基本的消费价格线,在鸿寿坊食集的菜价也是受到和传统菜场同样的管控,生鲜、平价菜有保障,普通人吃得起、买得起。

10元内能喝到得体咖啡,吃到开了30年的沪上王记葱油饼,左手咖啡右手油饼,既是精致的,也是日常的。



3)食集活动要主动、联动、互动。

连接美食与人的关系,除了用好产品被动地吸引,还需要刺激客群的主动性。


开业活动——「兜个好街市」,由鸿寿坊食集联动全场租户,用饭盒打卡积赞兑换礼品的形式,吸引了「在附近兜兜」市民街坊高度参与。大家轻松在场内走一圈,打个卡就能收获一篮子蔬菜和其它「战利品」,老少皆宜,非常接地气。




所以升级后的鸿寿坊食集,更像「复合型社交菜场」,像前几年爆红的Timeout Market和Rotterdam Markthal,脱离了原本的菜场印象,展现的是有品质的菜「食」场和有邻里人情味的社交空间。


但除了鸿寿坊食集,项目内其他经营商户的引入也颇有讲究。虽然仅有60多家店,入驻上海的首店就有13家,普陀区域首店34家。

例如,泰食兽主理人团队推出的创新麻辣烫品牌——「好好好好好」,主营「健康烫物」,这家店会将艺术家的创作带到顾客们日常生活的餐厅空间内,在餐厅里打造了一个Gallery的空间。


而在年底开业的湘菜品牌「湘椒」,则打破湘菜馆固有的浓烟重油印象,简洁有质感的环境一样有上乘的口味。

大家非常熟悉的本土糕点「廣蓮申」,用现代的创意的元素,呼应市井弄堂的风土人情,勾起童年记忆的场景与情感,两代人、甚至三代人都喜欢。



再次迭代的「开吉茶馆」。新的空间沿用了工业结合传统的风格,新增了零售区,打造青年茶市,爱喝茶的邻居们可以来这喝茶闲坐,都市青年上班累了也可以来歇脚,晚上没事在这散步、办公、聊天。



以及「四叶草堂」打造了「可食园艺第三空间」,在项目原景观上增加了40余种农作物,开设「家门口」的自然科普课堂,后期还会逐步开放宠物友好的设施与服务。


在这些品牌背后,我发现,它们不仅仅代表着各地特色的风味餐饮,而是在售卖产品本身与空间体验,且都拥有并持续培养着自己专属的社群。


这和瑞安新天地在早些年提出的社群连结非常一致。

当大多数商业地产开发商、运营者还在谈论新场景的时候,新天地已经构筑了自己的文化标签,从设计、文化、艺术、时尚、建筑、美食、生活方式等不同角度,持续连结不同的社群。

并通过不同的社群,反过来连结更多的、不同的品牌,深入地研究与挖掘这些社群及背后客群的价值。


有了高明的「社群逻辑」打基础,才形成了思路清晰的「招商逻辑」。


这里的阿姨爷叔和年轻人会喜欢什么?商务办公人群、周边居民、游客,都会有什么需求?他们会不会互为尝鲜一族,去试试不同的美食?



当我看到中式的食集门口,一边是寿司店SUSHIBROTHER,一边是海鲜档口L'Azur Fish Market,这样的「混搭感」就恰到好处了。


个人认为,组合后的鸿寿坊品牌表现出来三个特点:


一是跨越了街区的消费时长,可以达到24小时;

二是跨越了代际人群,包容感很强;

三是轻油烟的就餐环境,突出的还是精致烟火气。


这样的鸿寿坊就不再是流于传统的美食街区,而是一个以美食为魂的混搭社交空间。




在「螺蛳壳里做道场」

小尺度商业体的另一种解法

话说回来,要想在上海这样的商业高地占有席位,「螺蛳壳里做道场」是基本功。


但鸿寿坊给我带来的更大思考,是它为「小尺度商业体」又提供了一种解题思路。

这类小体量商业+历史文化复兴的城市微更新项目,究竟要如何调整才能赢得市场的认可?其实和它最终到底是餐饮or零售业态无关。

最难也是最关键的,是它有没有能力在看似单一的业态里「提供不同」。


我一直很佩服瑞安的一点,就是它的作品里从来没有刻意迎合当下热门的人群。这需要有一个相当强大且稳定的内核,知道自己要什么。

项目「招商」不是在极度压缩的时间里填补空缺,而是一个拿来主义且为己所用的过程。


这就体现出来港资企业的「慢功夫」。

这在瑞安的其他代表作,如上海新天地、蟠龙天地身上,也有清晰的体现。


我们看到的上海新天地实际是一个组团。

不仅有最为知名的石库门街区,还有以时尚设计、女性为主题等不同类型的盒子MALL,新天地时尚II更于今年初焕新启幕。

在《新天地,非常道》这本书里表达道,新天地前期考究客群、地理环境、区位要素、历史融入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。

新天地希望尽可能地让外国人、外地人与本地人都感受到上海的文化,这种「既要、又要、还要」的苛刻,也造就了神话,20多年来一直被模仿,从未被超越。


今年上半年大热的蟠龙天地,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

更新后的蟠龙「古镇」不仅是「古镇」,更是把公园式商业、度假商业、滨水商业、艺术商业等新商业形态完美结合的「天地」。

这并不是讨好大众,而是把「迎合」变成了「符合」。一个既有传统文化,又有新商业面貌的城市微度假目的地,这样不正符合吗?


通过这几类商业我对「瑞安城市更新」有了一些概念:


1)客群包容性大,建筑边界感弱;

2)商业场景背后的细腻拆解。不同时间节点、不同情感状态、不同生活功能下,对人性的需求点的深入研究;

3)社群的紧密连接。以社群带招商,以招商找品牌,找社群;

4)坚守长期主义,不以眼前利益为唯一切入点。


伴随中国城市化率逐步提高,城市发展已经进入到「存量时代」,在城市的核心地段,特别像上海这种城市的中心区域,土地资源变得有限,「城市更新」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选项。在大规模的城中村改造、片区改造之外,小规模的甚至单体的点状风貌更新也在成为趋势之一。

鸿寿坊于瑞安的意义,是擅长城市总体规划项目、是操刀第一个城中村改造项目即成为经典的瑞安,原来在处理鸿寿坊这样的「一碟小菜」时也能同样出彩。‍

未来的城市更新,会深入更小颗粒、更细微的场景。

在街角路边,在巷陌之间,微小却精妙的改变,也逐步消融着我们对城市与商业地产的「偏见」与「边界」。


很难得的是,从「瑞虹天地」、「上海新天地」到「蟠龙天地」、「鸿寿坊」,瑞安在已经沉淀了20多年的城市更新这一领域,始终在不断地「精进武艺」、超越自己。


与其说瑞安总是踩准时代的节奏做出标杆项目,不如说它总是在现代与传统、在西方与东方、在求稳守业与大胆创业之间,寻找最适合自己的那条路。

可以跨越几代人共存,可以允许多面人群共融,建筑的尺度、商业的温度、人性的宽度,都在这条城市「回家的路」上。

我相信,瑞安还会走很远很远。


欢迎关注CRR媒体矩阵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商业地产志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